——专访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卢山
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出访巴基斯坦,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重点跟踪的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项目二期第一阶段项目的框架协议和融资谅解备忘录于本次高访期间签订。连接中国新疆喀什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又被称为“中巴友谊公路”的喀喇昆仑公路(KKH)在“中巴经济走廊”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中国路桥发挥了哪些技术优势突破了喀喇昆仑公路建设的难题?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当中,中国路桥凭借何种优势独占鳌头?在“一带一路”大格局下,中国路桥将如何继续秉持“筑路架桥,奉献社会;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制定新的战略版图?本刊专访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卢山,为您解答。
本刊记者:贵公司目前如何看待巴基斯坦市场的重要意义?
卢山:“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进一步升华了“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意义。
一方面,“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巴基斯坦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特别是电厂、公路、铁路等亟待升级改造。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提出大力发展“能源和轨道交通建设”,既可以提振经济,创造可观的就业机会,也将加速巴基斯坦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巴地缘位置重要性的潜力。从中国新疆喀什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中巴经济走廊”,把南亚、中亚、中东等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巴基斯坦既可作为主要的出海口,又可充当重要的中转站,这就使得巴未来经济发展获得强劲动力,地缘战略优势得以体现,同时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也更好地打击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
另一方面,“中巴经济走廊”与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相呼应。作经济走廊起点,喀什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三国相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而规划拓展“向西开放”,辐射整个南亚、中亚和中东地区,中国亟需大力推进与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加强经贸投资合作,培养新的经济增长加速器,发挥优势互补,促进整个地区的共同发展。从中国西北打通印度洋出海口的陆路通道,使中国到达欧洲和非洲的距离大大缩短,摆脱马六甲海峡对中国进出印度洋的瓶颈制约,还可缓解海上通道被截断对中国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威胁与破坏。
目前,我公司在巴基斯坦的在建项目有KKH改扩建项目和KKH堰塞湖改线项目,现有中方人员400多人。巴基斯坦是我公司最早在海外设立办事处的几个国家之一,一直受到公司上下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格局下,巴基斯坦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将为包括我公司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本刊记者:4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两国共同签订了中巴51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这将为贵公司提供哪些新机遇?
卢山:习主席这次访问意义重大,为两国的传统友谊注入了新的动力,为巴国带来了首轮28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其中绝大部分用于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这些领域中国企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重点输出的产业。这为我公司在巴基斯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此外,我公司重点跟踪的KKH二期第一阶段项目的框架协议和融资MOU也于高访期间签订。
本刊记者:您认为中国路桥在国际市场竞争当中,与其他企业相比有何优势?
卢山:这些年,中国路桥之所以能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竞争优势。
一、悠久的历史。中国路桥的前身是交通部援外办公室,是中国最早“走出去”的四家国有企业之一,品牌效应深厚,有很强的文化底蕴。这本身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二、抓住机遇。在“走出去”进程中,中国路桥紧跟国家的外经政策,利用中国与项目所在国双边关系的新进展、新突破,与两国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广泛交流,从项目前期规划入手,策划并成功实施了一批契合当地需求的重大项目,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欢迎。
三、技术储备与专业优势。中国路桥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以及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是我们能够提交完备的EPC方案和高水平的项目建议书的前提保证。公司一贯重视科技的战略引领作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进,成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与长沙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长安大学、中科院等7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完成了多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强大的营销网络。中国路桥目前在亚洲、欧洲、非洲、拉美地区近5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这些分布广泛的营销网络是公司“走出去”30年积累起来的,使得我们能够及时捕捉市场机遇,迅速做出反应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人才储备。人才是第一要素。中国路桥在30年的发展进程中,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培养机制。目前,我们在国内多所知名院校设立了路桥奖学金,每年都会吸引和招收一批优质的毕业生,进入公司培训后外派到各个海外项目工作3-5年,经历几个项目和不同的工种的锻炼,了解海外施工的各工序和各专业技术,然后通过考核筛选,根据个人的特点有的放矢进行引导,安排岗位。经过多年的实践培养,公司打造一支懂工程、懂金融、懂法律、懂财务、懂商务运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六、雄厚的资金实力。随着中国路桥实力的提升,资金实力也随之增强,我们具备项目前期启动所需的资金。另外,凭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合规诚信经营的良好口碑,公司赢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青睐,与国内主要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部分国际金融组织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得到了他们在工程项目及投融资项目推动实施方面的有力支持。
七、准确的市场布局和战略定位。深挖重点国别市场潜力,巩固扩大传统区域市场优势,培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兴市场,在确定战略方向的基础上,将资源向重点市场倾斜。中交集团全方位的保障,为我们市场开拓提供了机遇和强有力的支撑。
八、勇担责任意识。一直以来,我公司都十分注重在所在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一系列捐资助学、扶危助困的善举,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本刊记者: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项目在“中巴经济走廊”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贵公司发挥了哪些技术优势,突破了哪些建设难题?
卢山: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项目是亚洲公路AH4(乌鲁木齐-卡拉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巴经济走廊”陆路大通道的核心路段和重要前期项目,是巴基斯坦国家南北干线公路网的主骨架,也是北部地区的交通纽带,对加快推进“中巴经济走廊经济带”建设步伐、改善巴基斯坦北部区域交通运输条件、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改善巴基斯坦投资环境、提升政府形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喀喇昆仑公路(KKH)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新疆喀什地区的开放,为我国的西部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路桥为应对高原冻土、雪崩、生态环境脆弱等高海拔建设难题,利用技术优势积极探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第一,为解决高海拔多年冻土问题,我公司施工人员通过常年对冻土冻融特性的观察,经过多次试验,针对不同的冻土病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通过在路基顶层加入高强度土工格栅的施工工艺和片石通风路堤的施工工艺等,基本上解决了冻土对路基沉降等的影响;通过及时变更路面结构,提高了路面的抗车辙、抗滑、低温稳定性,减少了搓板现象,同时也提高了抵抗基层反射裂缝的能力。
第二,为应对雪崩等地质灾害,我公司因地制宜,在雪崩多发区设置明洞这种独特的结构形式,来保护路面免受地质灾害的影响。
第三,为保护高海拔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自身资源整合优势,开展产研结合,与国外各科研单位合作进行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课题,有效地保证了项目沿线的生态环境,受到各方人士的广泛认可。
中国路桥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圆满完成了任务,赢得了业主的信任,这也是KKH二期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
本刊记者:在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贵公司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带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制造“走出去”?
卢山:回顾公司过去十年的发展,中国路桥一直积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目前,由公司负责实施、中国资金支持的EPC项目都采用“中国标准”,其中有代表性的项目有印度尼西亚的泗水—马都拉大桥、蒙内铁路等。我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全世界认识到“中国标准”的优势。
未来,公司在“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的覆盖之下,将充分利用国家战略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支持平台,积极发挥公司项目实施水平高、资源整合能力强的优势,合理布局、主动作为,努力获取具有较强国际或地区影响力及标杆效应的工程项目。同时以KKH二期为依托,积极跟进伊斯兰堡至瓜达尔港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力引进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规范,带动中国制造对口输出,为带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制造“走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刊记者:在“一带一路”大格局下,贵公司将如何继续秉持“筑路架桥,奉献社会;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制定新的战略版图,积极参与国际基础设施建设?
卢山:“筑路架桥,奉献社会;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是我公司的立司之本、发展之源,代表我公司一如既往的企业文化。中国路桥30多年来,凭借敏锐的嗅觉始终走在市场最前端。在“走出去”历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众多人才,公司国际化道路也越来越宽广。
中国路桥现在所承接的项目都是所在国标志性项目,关系当地民生和国家经济发展,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展示空间,中国路桥将结合自身实力和在建项目中产生的社会影响,不断提升公司品牌在当地民众中的形象和影响。
下一步,公司将根据“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深耕细作,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策划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通过质量好、信誉好的卓越工程,扩大我公司在世界基建行业的影响力。同时,以工程实战养兵,培养优质复合型人才,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